近日,江西师大文学院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次特别的古代汉语作业:用小篆给父母写封家书。尽管写的过程挺困难,但完成作业后同学们都感觉,手写小篆家书很有意思。(澎湃新闻,11月8日)
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,信息通讯高效便捷,纸质书写逐渐被电脑打字所取代,家书也被邮件、短信、视频通话等高科技通信方式所更替。近些年显而易见的是,邮局不再像以前那样忙碌,街道口放置的绿色邮筒消失不见,仅存的几个也已成为人们拍照取景的“老古董”。其实,过分地依赖电脑,容易让人陷入书写困难,提笔忘字、数典忘祖的怪圈。汉字由骨刻文、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草书、行书等几千年的漫长演变,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象征,人不止要与时俱进,还要对得起列祖列宗,不能忘本。因此,江西师大文学院给学生布置的这次特别作业可以说是独具匠心,一封家书即使得学生们忆苦思甜,数典不忘祖。
握起毛笔,手写小篆家书,凝聚着孩子对父母的深深爱意,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浓浓关怀。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,汉字书写讲究笔画停匀,提笔疾过,圆浑而遒健,笔法若玉箸,所谓“字如其人”,字即是人的招牌,更遑论讲究修身养性的毛笔字呢?定以修身,静能生智,一笔小篆家书就能让人的心灵得到那片刻的宁静,何乐而不为?
作为当代大学生,本身就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,对于文学院的学生来讲,教书育人、字以修身很可能成为工作后的职责所在;作为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子女,本就承担着传承孝道的使命,故家书虽小,其情无价。书写小篆家书的过程也许艰难,却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当代大学生弘扬传统汉字文化的决心,彰显着大学生们志愿为父母献上一份“独具孝心”的礼物。一封特别的家书,包含了子女孝敬父母的孝心、教师教书育人的爱心和年轻一代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,这些“心”汇聚成一股暖流,心心相印,温暖大家。
伊洁雅净衣馆贵州干洗加盟连锁重庆总部转载宣传
|